close


html模版“平城晉陽——山西出土北朝文物精品展”深博開幕


2017-06-12 09:41:03作者:劉莎莎 齊潔爽來源:深圳特區報已閱讀次

燕窩功效





展覽現場

彩繪陶制騎馬俑

6月10日,“平城晉陽——山西出土北朝文物精品展”在位於市民中心東翼的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開幕。此次展覽由深圳博物館聯合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館共同舉辦,共展出北朝鎏金銀器、陶瓷器、石棺床、響銅器、陶俑等文物共計200餘件(組)。展覽將持續至8月20日,期間,市民可免費參觀。據悉,本次展覽是國內首個“北朝文物主題展”,通過文物反映北朝時期的“一帶一路”。

胡漢民族的沖突與融合的北朝

北朝(公元386年-581年)是中國歷史上與南朝同時代的北方政權的總稱,包括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五個王朝。山西在北朝文明進程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西晉時拓跋鮮卑崛起,此後拓跋珪建立北魏,又遷都平城(今大同),逐鹿中原。自此,平城作為北魏都城97年,京畿地區人口盛時達百萬,成為當時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和頗具影響力的國際都會。

北魏末年,高歡選晉陽(今太原)作為根本基地,聚天下兵甲,建大丞相府,遙控朝政。其後,晉陽作為東魏、北齊的“霸府”與“別都”而步入黃金時代,繁盛有逾鄴都。 北朝時期,絲綢之路上的中西文明交流日益繁榮,社會政治經歷瞭重大變革,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交流、胡漢民族的沖突與融合是此時期文化藝術的顯著特征。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認為,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之後的北朝政治至北齊發展到鼎盛,成為隋唐制度的重要淵源。山西作為北朝重要的政治、文化重地,其豐富的考古出土資料系統地展示瞭北魏至隋唐的文明演進。

國內首個“北朝文物主題展”

深圳博物館副館長郭學雷表示,此次展覽醞釀已久,是目前國內文博系統首個比較細致豐富的“北朝文物主題展”,生動反映出這一時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璀璨歷程。山西博物院副院長張慧國表示,此次展覽集中反映瞭北朝文化上接秦漢,下啟隋唐的文明歷程,極富歷史文化價值。“從歷史價值而言,北朝文物具有非常鮮明的獨特性。山西在北朝與絲綢之路密切相關,古代平城和晉陽是歷史文化重鎮,北朝時期文物極其珍貴,此次主要展現這一歷史時期精美完整的釉陶、瓷器、佛造像和金銀器、金屬器等,反映瞭北朝時期文化的基本概貌。”

此次展覽共分為平城風華、霸府晉陽、北朝佛韻、絲路胡風、胡漢之間五個單元,集中展現山西地區北朝文物精品的藝術魅力的同時,更將這一時期兼收並蓄、包容創新文化的藝術再現,也是絲綢之路中西文明交流的重要見證,將為優秀傳統文化的承繼提供有益借鑒。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青釉龍柄雞首壺、黃釉蓮花尊等文物、薩珊波斯帝王狩獵紋銀盤,十分精美,異域風情十足。

重中之重“虞弘墓漢白玉石槨”

本次展覽的“重頭戲”是“虞弘墓漢白玉石槨”。虞弘墓雖在唐代已遭盜掘,但出土文物的精美和豐富讓人嘆為觀止,其中以漢白玉石槨最具代表性。石槨四面飾以精美雕刻,由50多個單體圖案組成,圖案中所描繪的人物均為高鼻深目、棕膚黑發的地中海高加索人種,圖中的人物、動物、服飾、器皿、樂器以及花草樹木的美術風格、造型特點,均帶有極明顯的中亞波斯風格。

雕繪內容中的宴飲、樂舞、射獵、祭祀、傢居甚至釀酒等畫面,不僅生動地再現瞭墓主人萬裡之外故鄉的風土民情,也為後人研究虞弘所信仰的北朝三大外來宗教燕窩推薦之一的祆教,提供瞭豐富的第一手資料。據瞭解, 虞弘墓,東西方文化交流最珍貴的資料,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這是我國第一座經過科學發掘、有準確紀年、並有著完整豐富中亞圖像資料的墓葬,它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反映中亞古國和東西文化交流最集中、最豐富、最珍貴的實物資料。

佛教造像亦是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觀眾在看展時,可關註融合瞭希臘雕塑、印度佛像、中國雕塑風格與鮮卑貴族的審美,以威嚴雄健的風格著稱的雲岡石窟造像,和呈現出典型漢化後的褒衣博帶與秀骨清像之風,題材上以未來佛彌勒、觀世音菩薩與釋迦牟尼佛等為主的又深受龍門石窟造像運動影響的山西出土古代造像以及東魏時期,褒衣博帶,胡化風氣占據主流,並吸收印度笈多王朝藝術又融入鮮卑審美風格的造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范文謙說。

懷孕滴雞精孕婦滴雞精

編輯:小萌





滴雞精推薦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rrow
arrow

    jjv179d1p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